无线电脑包装箱案例及启示

游戏介绍:

  • 四人一组,将全班同学划分为若干小组,其中一组自愿出列担任“招标办”委员
  • 用两张纸经过按规定的折叠、装配组成一只“箱子”
  • 每组需订购一定量的纸张,100张以下为全价,100-149张享受9.5折……
  • 箱子由招标办委员根据外观、质量等因素标等级注明价格
  • 人工费/成本为(15分钟)每人30元
  • 每个小组所报的批量均应在15分钟内完成,完不成的批量,少1-3只箱子罚款额度为缺少量×每只箱子定价;少4-10只箱子罚款额度为缺少量×1.5×每只箱子定价,依此类推

这是九月十二日杨东涛老师《运营管理》课程中的内容。在这个游戏中,组员必须事先测定好本组的产能——即通过试折一只箱子计算平均时间,并以此为据测算本组四位成员在15分钟内能完成的箱子的总量,再根据所能提交的箱子总量来订购招标委员会的原材料(正方形的纸张)。

该次比赛的结果是我们第二组获得了第一名!然而同时不幸的是,所有组,包括我们冠军组的最终利润都是负数,原因是我们大家都贪心的认为自己可以完成更多的市场需求从而向招标委员会订购了超量的原材料(我们组订购了60张,可这已经超出了15分钟内本组的产能了),导致最后完不成计划被罚款。

这次游戏案例教学给我们各组的启示都很深刻,每组最后都进行了总结发言,我们组由我这个组长进行了约十分钟的总结陈辞:

由于定价由招标委员会决定,因此根据其性别特征,在箱子上标明了“金钱”和“美女”字样,充分考虑到了市场需要。——后来招标委员会成员朱昌龙同学在做总结发言时否认了这一点,但我仍然认为在实际市场操作中,对市场需要及成本的考虑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对每个组内成员进行分析后进行分工,并大体估算出产能,根据时间与产量,甚至是竞争对手的情况来订购原材料。本组有一名女成员,女性的心思总是比较细密一些,因此开始时纸箱的最后组装及外观制作交给她完成。这一步中做的不好的是,在事前的产能测试中,因手机计时出现错误而导致最终的产能估算是建立在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觉判断上,而非科学计量测算。这使本组订购了超过本组能力的60张纸。

对工作生产按顺序设计布局,形成组装流水线,并尽可能缩短半成品到成品的装配线的空间距离,而将仓库安排的离收货点较近。由于教室中的课桌都是长条的,且被另一小组抢过去半截课桌,因此本组成员中的三位,即开始时进行原材料加工的三位是围着课桌边缘就坐,这样利于组成距原材料堆放点最近的布局模式;常洁同学负责每只成品出厂前的最后装配检验及外观制作工序,因此她一人坐在课桌的另一边,这样当每对半成品下线就自动的送到她的手边,而经她处理完的成品置于手边就自然的进入到仓库,距离收货点最近了。

优化设计半成品原料的加工速度,将两张纸合在一起折叠,减少了一半的半成品加工时间。这一点在我进行工时测算的时候即注意到了,如果折一张纸,则完成一只箱子所需要的半成品的加工工时是两张一起折叠时的两倍!如果同时折叠三张纸,则虽然速度快了,但是由于纸张厚度的原因导致后期加工装配整箱时会耗费更多的修正时间(折叠痕迹不够深,整箱装配质量下降),从而整体上并不经济。

用胶带纸在最后装配步骤加固纸箱接合处,确保质量(不会散架)。这样虽然会增加一定的成本(当然胶带是偶然在课桌内找到的,并不属于事先的明智规划),但在交货时的登记交货数却是实实在在的21个,这正是我们实际的产量,而没有浪费的生产动作和生产耗费。

随着折纸的熟练度提升,半成品产能也相应提升,按装配与半成品产出速度动态的重新规划组员分工以使效率最优。在现实生产中,这样的情况是相当常见的,在本组成员折叠纸箱的过程中,三个加工成员的折纸速度也越来越快,这时很显然就有了很多的半成品,导致常洁在开始不久后就面对着一堆的纸条而无法应付。随后我们从加工成员中抽调一位距离常洁最近的同学加入半成品组装而逐渐平衡了生产产出,最后在到期交货时本组的未完成品(未加工为纸箱成品的纸条)只剩一条。相对于失败的其它组来说,有些未经生产平衡的小组在交货时还有不少的半成品,这是一个明显的失败。

该案例给同学们的启发不小,但各小组的总结发言基本上还是集中在生产流程等方面。在课程结束时,杨东涛老师从另外的角度对本案例进行了分析阐述。

在游戏开始时,杨老师要从同学中抽调四位同学,没有同学主动站出来,因为在市场信息并不确定的情况下,极少有人愿意出头冒险的。然而当老师指派四位同学成为招标委员会成员进行一定的规则设计(比如给包装箱定价、制定包装箱等级的标准)时,也同样没有人站出来参与到规则制定中来,而是默默接受并不在意政策是否会导致一种“合理伤害”。

在社会的真实市场环境下,每个人都渗入其中从而无可避免的会是某些“合理伤害”的受者/参与者。对于这些人群,他们在遭受到伤害时,可能做出的反应将是:

  • 进入政策制定者群体或迎合、奉承制定者
  • 采用逃避的方式或态度,置身于合理伤害的影响之外
  • 群体性的无赖行为或抵制,甚至是暴力行为

一般而言,对于绝大多数的受众而言,从政策接受群体转变为政策制定群体的可能性极小,而通过迎合奉承来为自己获得政策以外的利益也并不稳定;第二种方式的采用者同样也极少,比如通过出国、移民从而避免国内一些政策的影响;那么当一项政策的影响范围极大从而第一第二群体可以忽略不计时,第三群体将会采取的行动就必须为政策制定者所关注,因它的结果将极大的影响着整个群体,即社会的稳定与行为规则。中国古代的“法不责众”也正有这层考虑。

因此,无论是国家机构制定政策,还是企业经理层制定规则,都必须考虑到大多数的弱势群体,当政策制定有误,伤害到这些位于底层的弱势群体,或在执行过程中贯彻不力导致伤害的发生,那末在极少数人可能、或可以选择以上第一、第二项后,必然会有第三项的产生。因此在制定相应规则时,应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并照顾到弱势群体,因为对这种伤害而言,它是“合理合法”的,受众只能被动接受甚至没有投诉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