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光辉是否曾被遮挡

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写着英文的日志,无论是对写者还是读者,要完成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跨越都非易事。然而,在语言之外,音乐却是极完美的一种联结物,音乐的追逐者和表演者拥有共通的元素,它是跨越国界和族群的。

最近,音乐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摇滚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去世了,各大网站、报刊又有了新热点,我才注意到了一些未曾注意过的事情。上个世纪80年代的第一次追星(用零花钱买两盒卡带之类的行动搁现在的层次根本算不上啥了)便是买了一盘名为《BAD》的专辑,至今留存的印象便是封面上半男不女的黑甲克外衣装扮和某支歌里吉普车引擎的音效(那是我第一次体验双声道效果)。诚恳的说,对这位巨星人物的整体感受并不鲜明,甚至感觉不到什么“光辉”,而之后的漂白、性骚扰丑闻更是在他身上加了资本主义糜烂的标签。现在他死了,我们知道了他独自支撑着39个慈善基金会、他曾来到过中国的中山雍陌村与阿婆[1]、宝宝[2]这些普通村民们亲密接触、他的所谓娈童案[3]是无中生有的诬陷(非常可惜的是,该案当事人直到最近才公布当年的真相)……

从媒体到个人现在正在发现迈克尔·杰克逊的伟大、以及一些真相。他在2002年7月9日纽约抗议索尼音乐公司的高峰会上的一段话颇令人感触:

“自从我打破唱片纪录开始——我打破了猫王的纪录,我打破了披头士的纪录——然后呢?他们叫我畸形人、同性恋者、性骚扰小孩的怪胎!他们说我漂白了自己的皮肤,做一切可做的来诋毁我,这些都是阴谋!当我站在镜前时看着自己,我知道,我是个黑人!”

即便是这样的巨星,据说行动也并不自由,连家人见面都要经经纪公司的批准和监视,其内心的孤单可见一斑。不过即便是孤单了、不自由了、被诬蔑了,又能如何?昆西·琼斯视迈克尔为当代的莫扎特、贝多芬,只在去世后才能被人们尊重和真正认识的人。反过来说,有些光辉,也许注定在一段时期内是被掩盖的,也许正是为着之后的喷勃而发。

对迈克尔·杰克逊来说,无论光辉是否曾被掩盖过,他的成就都令混沌中的众生们无法望其项背。这是一个因亲民和平实的行为脱离庸俗的不平凡者。


  1. 网易娱乐. 2009. 中山村民忆杰克逊:他主动与阿婆拥抱合影(独家). 网易娱乐, July 3. http://ent.163.com/09/0703/03/5D92DNKH00032KMI.html (accessed July 5, 2009). ↩︎

  2. 网易娱乐. 2009. 中山村民忆杰克逊:他全情跳舞逗笑宝宝. 网易娱乐, July 4. http://ent.163.com/09/0704/00/5DBBLPL800032KMI.html (accessed July 5, 2009). ↩︎

  3. 凤凰网娱乐. 2009. 视频:杰克逊娈童案受审录像曝光 数度无奈摇头. 凤凰网, July 5. http://ent.ifeng.com/special/stay/maikeerjiekexun/shipin/200907/0705_7098_1234677.shtml (accessed July 5,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