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同事写的理智抱怨文

去年年底,某高校的领导单方面强制推行了一个增强教学管理的政策,引发了一线教职人员的不满,但高压之下并没有人在公开场合向上提意见,只是在私底下通过教工Q群讲了些真心话。之后不久,该段文字便流到了领导那里,导致在全校大会上这段教师的心声被批评被指责。第一次看到这段文字时,只是觉得精彩,而后便觉得它是一段当今高校工作状态的写照,到了该文字被校领导批判之后,顿时觉得这样的文字应当保存下来,因为它见证了一段疯狂。

以下文字为原始的转载,除了校名未经任何改动。

我觉得让学生成绩有原始记录并不会让X学院成为品牌大学,也不会建成知名应用技术大学,充其量也就是为主管部门在年终总结的时候添上一段让他们自己觉得非常得意、非常光彩的文字,而却让老师们增添诸多额外负担而又对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没有多大帮助的烦扰。因为,世界上从来没有哪所高校是依靠对教师的严格控制和管理而成为名牌大学的,也从来没有哪所高校是依靠教师上课上成名牌大学的,而是依靠老师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当然,相对宽松并不等于没有任何压力,但这种压力是在老师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的,有时这种压力是老师自己去加的,只要学校政策对路,老师是会自觉加压的,因为谁都想有所成就,尤其是青年教师。),自觉、自主、自愿地开展科研、探索教学改革,甚至自觉地带领学生进行科研、进行研究性教学与学习。所以,学校应该思考用什么样的政策去引导教职员工开展科研,开展研究性教学,去带领学生做调研、做科研、做竞赛,而不应该出台一些让老师和学生费时、费力而又对提高教学质量没有任何好处的、非常无聊、只能增加额外负担、并可能促进弄虚作假的措施和办法。

本人认为,教学内涵建设年出台的诸如特色课程建设、教学团队等做法是良策,它是引导教职员工上进、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好办法,老师可以量力而行,可以自己加压,去申报各类项目,只可惜这样的做法少了一些。

别的学校都在为教师减负、减压,让老师轻装冲项目、冲科研、冲成果,但我们的一些主管部门却在挖空心思地设法往教师身上加负担,如果这些负担有意义也就罢了。

别的学校轻装往前跑,而我们……

佛祖啊,您老人家发发慈悲吧!

Updated: May 13, 2018
整理和发布博客时,突然发现这段文字的主要精神在《所谓教授》[1]一书中就已然存在了。


  1. https://blog.bizedu.net/2010/05/18/所谓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