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综合测评打分及流程十问

综合测评这个东西,以前在组织学生操办时都挺顺利的,多年后,学校对学生的打分体系进步了不少,技术上也先进了不少,完全不是当初我带着几名班干窝在教室一角用笔用纸演算的模式了。不过技术再进步,人性这个东西还如往常,亘古不变,且由于代际变了,人性的展现方式也许更张扬和突出。
最近这个活儿还没彻底了结,却让我有点警惕,就此事到了要专门开次班会的地步,我想还是把想说的写下来,放在博客的教育分栏成为一贴罢。

系统公平公正公开问题

  1. 评测小组人选是如何确定的?

根据《经济与管理学院综合测评方案(2018版)》

由每班6—8名学生和班主任(或辅导员)共同组成综合测评小组,学生由学生干部、室长和普通学生各三分之一组成。每学年的综合测评小组中的学生成员由民主推选或班主任提名,报学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定。

其中报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定一环,经咨询学工办,可省略,且实际处理中,各班也通常省略掉这一环节。考虑到男女、宿舍、班委普通学生等方面的平衡,在确定评议打分小组时:

  • 混住宿舍的同学未选(学生分布占比问题)
  • 有班干部(如班长)参加的则同宿舍其它班委或普通同学未选(班委占比不能过多,且不能集中于某个宿舍)。
  • 尽量考虑到每个宿舍的代表人选即舍长,又考虑到某种程度上的“随机性”,因此根据宿舍排位表选择了每个宿舍的一号床位(基本上也是各宿舍的舍长)
  • 第一轮确定候选人之后,有部分同学表示时间与计算机考试冲突,或可能因私事无法参加,后班长将原定于周六的评议打分延迟至周日,因此最终小组人选又进行了微调,形成最终的小组名单。
  1. 主观成绩的总体打分政策是什么样的?

评测小组对多个项目进行打分、计分、评级,其中部分项目是直接引自校院层面下发或导出的数据,这部分数据不做自主变更,小组计分的项目中部分是根据如出勤明细打分的,由副班长或团支书提供依据,另有部分分数采用了评级方式,如平均分排名后X%的同学或最后五位同学拿某个等级的成绩的政策。

采用打分-加权平均-评级方式,主要目的在于:1)分数更趋于缓和,在求平均值过程中把各人主观可能造成的大差距调小,但又同时保证了各人分数的区别;2)隐去评测组打分同学痕迹,防止可能遇到的敌视和后续不利的同学间关系的产生。

两份名单:一是上半年学校教务处通过经管院团委办公室向本班抽调部分同学参加某国家级艺术类考试辅助工作,院里通过班主任额外加分的方式予以鼓励。二是本次综测评估小组成员的选择,文件通知中要求民主推选或班主任提名两种方式。在综测前班级QQ群中声明过,如果没有人自愿参加周末的这项服务,那么由班主任介入,也就是人选的确定未走民主推选的方式。对于在未声明有回报时参加各项活动的同学,在班主任可控范围内,应给予与其它同学有区别的奖励待遇。

  1. 为何不能与打分小组成员QQ小窗私聊?

在上周评测小组人选确定、周日评测小组打分整理材料等活动过程中,班主任强调过相关申请、咨询只能通过班级QQ群公开进行,并且在周日当面禁止过两个班长与同学们在QQ私窗聊天的行为。这样的做法或要求,一是希望涉及到的相关流程能够被全班同学看到,能够在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政策下至少达到公开一条;二是相关同学提出的问题,实际上不少事例并不是单独的,当评测小组成员在群内回答了一个同学的问题,也就相当于回答了有同样问题的其它同学的疑惑,部分的减轻了评测小组成员的工作压力。

材料有效性问题

  1. 提交加分证明材料为何不予接受?

根据2018版方案

所要加分的项目都需提供相关证书复印件,否则不予加分。

在我们的具体实施中,做了两点要求,一是按学校方案需要同学提供各自相关的复印件,二是为使小组成员加快审核与打分过程,需要同学提供照片也即电子版证明。在本次评测过程中,主要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未按要求提供证明文件(大多数情况下,复印件才是有效证明,甚至只认可原件的情况也不少见,本次小组额外要求照片证明),二是超过了文件通知中列明的时限,有的同学看到其它同学过期后补充提交了加分材料才声明会在次日去办理证明材料,有的同学的证明材料在9月18号(周二)晚间也未能提供,而班级第一次签名认可成绩是在周一白天。

对于上述情况,实际操作中班主任直接协调班长破例(不合规做法,因为分数调整并未经过评测小组讨论,甚至评测小组不知情,但被加分的两位同学无一人认为这是不公平不公开不公正的),为相关同学事后补办手续,进行加分。因所涉及到的同学人数不多,没有就此进行全班同学的补签名,但两次补充改分均在班级群中进行了公布与相关EXCEL文件的更新,包括文件变动对比的截图。

  1. 哪些证明/盖章是被认可的?
    事务处理流程上来说,评测小组起到第一关作用,班主任确认后系统内提交,然后走学工办层面审核及上级各层审批,这个层级中不包括团委学生会,它是教务行政这一条线的审核。在院一级层面的把控来说,证明材料的认定,除校、院的盖章,其它的不予以认定。在周日班长对有关材料的收取和咨询中,出现了不同部门相互矛盾的决定,有的材料被某个部门相关人员认可,但并不被本院学工办认可;18和19日两天,有关同学也提供了本院团委老师的意见以佐证材料的有效性。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综测的审批及通过权在本院学工办,行政隶属上,学工办甚至可能还属于团委,但涉及到具体的审批,团委没有决定权,因而材料是否可被承认,以学工办老师的认定为准。二是材料的提交和确认时限,即便在上周五无法备办完证明材料,到次周一完成第一次签名后也应及时与学工办确认或协调其有效性以便从审批环节进行修改,但直到周三,才只有团委老师过问而非进行修正前次决策的行为。作为不具备审批权的部门和人员,也非正式渠道的意见,在组织内部无法具备效力。

有同学报告某其它老师班级对某类材料的认定方式,出于同样的原因,无法就其它班级个别老师的做法进行“移植”,而只能是参考周日班长现场咨询的意见。

有关班长个人诚信及评测过程中舞弊问题

  1. 缺勤与旷课是如何确认的?

其统计是根据考勤员向学工办等机构提交或上级检查的材料确认,并形成统计数据下发作为依据。但部分数据存在不统一的情况,学工办的咨询回复意见是,不统一的情况下可复核,并根据复核结果以确认。本班存在这种情况,并且涉及到了班长。因为身份特殊,自身就掌管评测打分环节,因此在同学提及有关出勤扣分问题时,班主任要求将此情况向学工办反馈,然后才可复核正确的分数。就同类问题,以及/包括整体证明材料的备办,均在班级QQ群中提醒通知过,但遵照执行的很少。

  1. 关于经典阅读排名及分数

经典阅读部分的分数是由院级下发的综测评审数据压缩包内相关EXCEL文档提供来源。

某提出异议同学19日周三咨询学工办老师有关本班人数的问题,得到答复为37人,认为四舍五入后高分档范围应为7人(37x20%=7.4),但实际人数区间不一致,多了一人,因此表示不认可评测小组打分的公正性。

打分小组在周日统计时,只能按照数据源进行统计,移除明显不合理的GG171班45号Z同学以外,其余的两名转专业同学和一名病休同学必须统计在内。而即使强行把转专业同学移除(理由是她们已经不属于本专业本班了),也无法把病休的同学移除(S同学的部分成绩还显示在成绩统计栏内),因而无论是数据表内错误的41人,还是38人,前20%的标准下,得到的结果均为8人。

在统计完成后,由班主任向系统导入主观成绩表,但数次均失败。在服务器管理员提供的手册、学工办提供的咨询和协助中,均解释过原因之一(数次导入失败原因不同)是本班有转专业和病休缺席同学,而服务器端的统计数据与现实数据不一致,必须呈报学工办这部分差异信息,教务部门和学工办进行手工修正(实际上本班数据最终导入也是由学工办代办的)。这就意味着在打分小组进行打分时,不可能“正确”,而只能生成与服务器端一致的8人结果。

将来

  1. 未来评测小组或类似小组组建政策变化

就本次综合测评产生的问题,在将来小组人选确定的政策上,计划将抛弃目前/上述做法,转用随机确定的方式,以避免因看到加分而争抢小组名额从而同样产生班级内部不和的情况。

  1. 为何选择在周五开班会?

晚于截止日期两天后提交学生签字成绩表时,本班有四名同学询问是否可不签字认可,但若不签字则流程无法走下去,全班的奖项申报无法进行,因此让四位同学签署了保留意见的签名。不认可这份成绩表,或者对打分小组表示不信任,可能导致全班层面的信任危机,这是我在周日后连续收到不同同学私聊消息后的一个判断,因此决定必须在全班范围内给同学们一个解释。

选择在周五,一是后三天是个假期,如果不把相关情况解释清楚,带着纠结和异议过节,回到学校时情绪和印象更无法开解,同学间已有的矛盾更可能因另外的事件激化。二是19号起是相关的奖项的申报期,由于综测审核因班内原因晚了两天,不希望把所有人的精力再从申报上分散出去,造成对班级本身更大的损害。三是自18号夜间起,我实际上已经停止回复有关同学的疑问,主要目的是希望各方冷静,因为有关方同学其中之一也在奖学金名单内,班长虽然比较冷静,但也产生了情绪,当两边的情绪和可能的冲突迹象集中到班主任的QQ上时,就有必要冷冻一下各方包括我自己。此外,技术层面上说,申请教室开班会需要在系统内向学校教务教管部门提前申请,正常的课时安排一般提前一周,其它活动也需要提前申请填单,周三不可能,周四很可能审批不下来,于是最终定在周五。

  1. 有关这一年来班级的变化

班内存在问题,有同学的反馈,也有我自己平时的观察。比如学风,第一学期就收到过同学的反馈,第二学期更发现同学间比较严重的不和睦情况。我原本准备插手,因为个别事件已经上达院内层面,但按照我的价值观和入学时开班会的表态,我认为即使是较为显眼的班内事件,仍属于私人领域,如同学间的不和、如个别同学言行不一、与身份不符等等。期间我在一些班级公共事务(比如班级规章制度、班委选举、匿名意见发布)上得到的回馈总体判断,大家各方面反应比较“钝”,但本次综测过程仅数天所反映出来的班级内部问题令人惊讶,不在于有矛盾,而在于这类矛盾生成的迅速和时机,未料到仅仅是一点点的奖项就引发如此大的震动,不仅仅是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的性格能够解释的。

Update: Mar. 6, 2019

  • considering not violating students’ personal privacy, individual’s names have been masked/replaced.
  • very glad to see that my monitors started to put what they’ve learnt from courses inside classroom to practice and successful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ir routine jobs. The random sampling is the final and the only way to pick board candidates/pa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