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恶王婆、理解王婆、成为王婆

厌恶王婆似乎不需要太直接的理由,这个名字因“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古语而与奸商联系在一起,在婚恋市场上,王婆因爱财拆散了潘金莲与武大郎的婚姻,甚至直接参与到了谋杀武大郎的刑事案件中,这样的行径甚至把婚恋中介的千年形象也拉下了水。

随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落实,这几十年来受到的影响之一便是男多女少的性别失衡,王婆们翻身参与到了婚恋市场的中介活动中,也实打实的推动了祖国下一代的繁衍大计,让人们对“王婆”有了一些理解、少了一些视之为奸恶之人的鄙视。

近期,王婆再次出现,并担起了《王婆说媒》线下活动的重任,硬是连全国各地线上相亲APP的客户都吸引到了河南开封。互联网真的成就了王婆吗?

市场营销是一门讨论交换行为的课程,那么在河南王婆说媒的活动中,发生了什么样的交换呢?

从传统角度来看,王婆主业是说媒,也就是现代术语中的婚恋中介,她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促成婚配,这就是一种交换。王婆帮助男女双方交换了彼此的信息,进而男女双方互换了信任,相信在爱情的承诺下,无论生老病死、贫穷或富有……“你若不离,我便不弃”。虽然现实一般比较残酷,就如同有人说的那样,爱情的保鲜期只有18个月,但至少仪式和节目效果在现场是要拉满的。

然而在互联网这个现代化工具的效用将影响放大之后,又加上河南文旅机构的助推与主导,大批单身的独身的离异的甚至已婚的人士都出现在了开封市万岁山旅游景区,形成了台上王婆一张嘴,台下直播手机千百台的观景,还有人发现上台的嘉宾不是求偶,而是直播网红引流求关注。

在这样的情形下,男女情感和承诺的互换已经退居次要位置,交换发生在文旅部门和外地游客之间,也发生在众多直播者和观众之间。河南当地文旅籍由王婆这个形象所带来的引流向外地游客展现了本地的风土人情、完成了城市及景区形象的宣传及关联产品的销售,游客们则实地体验到了古代相亲抛绣球的传统流程(虽然只是嵌套在古代仪式感之下的某种现代赶集式综艺),仿佛当了一回实地穿越的主角。直播者们向其粉丝推送了现场氛围和独特的现场新闻而不必耗费高额成本制作“猫一杯”式的剧情,同时其亲身参与又助推了王婆说媒的现场人数的火爆,使王婆和河南文旅收获了更大范围的眼球经济效益。

从单一的视角看,河南王婆走红了(连带着如今她的生病也成新闻)、成为了主角,但这场活动中众多参与者才是真正的王婆。成为王婆、参与交换、形成网络、推动交换,才是河南王婆经济在极短时间内兴起的真正原因。不过,网红模式的渗透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那就是当热潮过去,同样可能令万岁山景区回归原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