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和老虎:戏说企业定位

这两动物都是猫科的(相同点),这两动物一大一小(不同点)。人的特立独行点在于,有些人是把麻烦的事给整简单了,而另一些人则爱把简单的事给弄复杂了。在猫和老虎的问题上,人同样也会犯“傻”,比如说看到两只一样大小的肉乎乎的,就视作两只小猫,而不知道其实是一只大猫和一只小老虎,又比如说把不发威的老虎当成病猫……

别人怎么看,有时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怎么看。家里的小猫很胆小,但前两天不知道犯了什么浑,愣是想咬我,她做出攻击状,嘴里发出呼呼声,肚子里发出呜呜声,瞧那意思,她是只老虎。一生气,抄起扫把逼了上去(此处省略两百字)。

动物不是人,但是动物的所为,实质上跟人没什么区别。

在人所组成的企业组织之间,持续性的存在(sustained presence)往往因资源的有限性或稀缺性而变得相当艰难,于是竞争就成为企业间的常态。为了竞争,组织必须在市场中形成合适明确的定位,并且要将定位信息准确的传递给目标市场中的客户以及竞争者。

定位信息的错误传递,比如让客户错误的把猫当成老虎固然不好,但起码短期内也许有效(赵本山先生前些年发明了一个词,称此为“忽悠”),甚至当组织反应速度极快、掌握资源丰裕时,对组织进入一个新的市场会有助益。这方面微软做的极成功,据说微软每每在市场上收购新技术或新产品不成功时,便放出话去,称自己将推出同样的产品,功能如何如何先进极强大,惹得持币待购者放弃购买被收购企业的产品而等待微软的同类产品。

传递错误的另一情形是自己被当成病猫。原因比较多,但结果却很单一,那便是客户转而选择其它竞争者的产品,以及行业内竞争对手由于对竞争形式分析判断的失误而采取了错误的战略行动。

行业中的企业要实现战略目标,通常的途径就是合作与竞争,但无论采取哪种模式,“欺骗的预期”总是存在的。为了将博弈对方的欺骗可能性减少到最低,除了通过合作收益对对方进行强有力的约束以外,另一种方式就是提高欺骗的(机会)成本——让对方认清老虎就是一只老虎,无论是否发威,都不是病猫。

然而,向竞争者(哪怕是共谋或战略联盟的成员)定位要比向客户定位困难的多。这是我经历了上文那省略的两百字才领悟到的:我被这小屁猫抓的伤痕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