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课后的反思:中国为什么只能是世界工厂?

学期末的时候,沙盘模拟短期实训课开始了。这门课程通过对现实中企业经营活动的模拟让学生学习和理解企业经营的原理、获得部分实际商战经验,是应用型高校中一种相对低成本和高效率的教学模式。我是第一次参加课程辅导,也是第一次全程观摩这样的课程教学,不能说对课程的设计理念有透彻的理解,但课后的思考和回顾让我认为这样的模拟未必从长远对中国的商业环境和人才培养有利。当前中国体制下思考的比较多的问题是产业升级,简单的说就是要由量优转成质优,不能像从前一样把企业的生存和繁荣建立在对普通劳工的压榨上。一来利润空间有限,企业如果只做成本削减而少考虑产品的增值,生存发展的空间会越来越小,即便是打价格战也不可能触及成本底限;二来对普通劳工的压榨或导致产品质量明显下降,或导致企业不断的破坏劳资关系和逃避企业社会责任,终易引发社会的不满和动荡(从中国当前产业结构和劳动力构成上看,这些普通劳工受过一定的教育,但却缺少与所受教育相匹配的生存资源,人数众多,分布极广,与社会其它阶层的割裂却不明显)。因而,从学生培养的角度来说,应当避免让他们把企业盈利和繁荣简单的与生产数量、广告投放这样一些概念等同起来——即在生产过程中不但要明确生产是为了消费者、为了社会公益,而不是为了(产品)数量并由数量获得利润;广告投放不止是个“钱”的问题,产品的销路与投放的广告并不是直线相关关系。若学生不能够在课程学习中理解或深入体会到这些,那么我们无疑仍然在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忽视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缺乏战略眼光而只知道投广告-促生产-得利润这样陈旧思路的经理人。也许培养的效率是提高了,但离正道却越来越远了。事实上,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们看到的是以小塑料片代替的“产品”,他们不会了解现实中的产品是如何去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这样一来,把产品做好对他们而言就不再是挖掘消费者需求、倾听消费者心声、研究消费者的行为,而只是对同质的小塑料片的量的追求上。为了追求这个量,他们进而又会考虑投放无差异的广告,因为在模拟过程中,课程体系并没有告诉他们什么是好的广告、什么是真正抓住消费者诉求的广告,而只是依广告的投入成本/资金量来衡量其效果,这就使学生陷入一个错误的思维怪圈,即为了销量不计成本的投放广告,而为了弥补广告的支出又要不断的扩大销量来获得下一步的广告经费。这样的链条也有没断裂的,即广告的投放与产品生产在一定阶段内匹配,形成了正向的效果,促进了生产和企业发展,可接下去企业的进一步升级发展就要求企业主购买或升级原有设备(比如从手工生产线转为半自动生产线、从自动生产更新为柔性自动生产线),学生们的选择就是贷款或用企业已有利润购买或升级,这样的结果就是“几十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

课程设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沙盘课程也绝不应当是简单的大富翁游戏,设计者的专业素养和视域部分决定了课程成果。这样的课程设计在潜移默化中教导学生关注科技却缺少对雇员的关心、重视生产设备的升级却忽视了科研的自力更生,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将来仍会同今天的大部分企业主一样,只能获得短期、低层面的成功,充其量成为世界工厂中的工头。如此看来,我们的教育或多或少的应为中国经济的“发达”承担一些责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