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闲情(续)——功利再解读

收到一南大同学的邮件,其中由网易邮件中的插图引发了一句话,说的是当下工作不能太功利。功利心,或功利性从来都是一个贬义词,但把功利拆开来看,并细细思考,却发现它似乎没那么低俗,似乎还甚有理。

功利,拆开来便是功+利,功代表努力,努力不一定出成果,但努力耗费一定的时间,用马克思的理论来说,功更接近于(必要)劳动时间,也即是说,功和时间是函数关系(在这里,为简单化,不考虑各人天赋,因天赋因素的引入,会破坏不同人之间的必要投入,聪明人花一份时间可能做完其它人花十份时间做的工作)。花的时间越多、越投入,耗的功也越多,当然,这两者之间未必是一种极标准的线性关系,但大体应当是成正比的。

另一方面,利代表收益,它可以依经济利益计,也可以心理感受计,从简单角度出发,经济人(理性)的观点要求的边际收益最大化可以理解为这里的利字。

由此,功利所代表的即是在一定时间的投入中获取最大的边际收益。人的功利,或者对工作的功利心态,就可以解读为在可控的时间段内做出对(未来)可预期最大边际收益的行为。

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在外环境稳定、且可预期亦稳定的时期,理性人应当是风险偏好的。在此情况下,为获得最大的边际收益,个体往往采取增加功的投入的方式,以期获得(较长)可控时间段内最大的边际收益,在日常生活中,这表现为“埋头苦干”、“厚积薄发”、甚至是“韬光养晦”。在外环境不稳定(或曰不确定)的情况下,理性人变为风险厌恶性,同样为获得可控时间段内最大的边际收益(而不遭至损失),个体往往缩短这个可控期间,这就表现为日常生活中常说的“眼光短浅”、“鼠目寸光”。

从宏观角度看,国家若希望国民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工作生活,则可提供确定的未来预期,以便国民增加功的投入,最终强民富国,这便是“民可,使由之”;另一方面,若形势不稳定,无法提供可控的未来预期,或者社会发展较快,则可投资于教育,令国民智慧增长,在同样的时间内可输出较之前更多的功,这便是“民不可,使知之”,进而同样达到民强国富的目标。